當前位置:首頁 > 活動 > 重要會議 > 財經戰略年會 > 文章詳情

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財經戰略年會2022”在京召開

發表于

  2022年12月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的“財經戰略年會2022”在京召開(線上)?!柏斀洃鹇阅陼?022”旨在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探索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謀劃中國財經發展戰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培勇,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小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等著名專家在主會場發表演講。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夏杰長主持會議,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勇作評議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在致辭中指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我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的政治任務,我們要在認真學習、全面把握、深入領會、扎實踐行上下功夫,尤其是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黨的二十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論、重大方針政策、重大工作部署,自覺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各項重大部署上來,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新局面。這次年會,要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圍繞黨和國家未來五年甚至更為長期的重大戰略部署、重要任務舉措和實際決策需求,為探索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出謀劃策,貢獻專家學者的智慧和力量。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認為在全面建設社會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要牢牢抓住市場主體這個主線,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好、調動好以企業和企業家為代表的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這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回答好的一道時代課題。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小涓圍繞“雙循環暢通與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發表了精彩演講。她認為國內大循環暢通需要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要推動兩個循環相互促進,這既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必由之路。江小涓還認為,以制度型開放堅定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是長期之策,要高度重視以制度型開放促進雙循環暢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盧中原認為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是構建高水平的市場經濟體系,而高水平的產權保護體系、高水平的創新支撐體系、培育高水平的市場需求體系和高水平的信用安全體系則是最關鍵的四個方面。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認為,中國式現代化,至少有四個方面的理論創新:“人民中心論”的現代化指導思想;“本國國情論”的現代化戰略路徑;“文明協調論”的現代化目標導向;“和平發展論”的國際化發展模式。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輝認為,數字技術仍是未來全球戰略博弈的重點,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高度關注5G、6G、人工智能、大數據、量子信息、先進通信、半導體等數字技術的發展布局和競爭策略。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認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要致力于實現以地謀發展模式的成功轉型,積極推動土地功能轉變、地方政府債務化解與銀行金融風險防范、土地融資制度改革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何德旭認為,金融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在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方面責無旁貸,金融要著力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普惠發展,當前尤其要重視改善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和增強制造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來自政府有關部門研究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及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等一百余人,圍繞“財政稅收、“國內貿易”、“國際貿易”、“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金融與宏觀經濟”和“財經期刊建設”等六個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共同探索中國經濟的發展道路,分享財經智庫的思想與政策盛宴。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組建于2011年12月,其前身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財經院致力于“全局性、綜合性、戰略性、前瞻性”財經領域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以建設“國家級學術型智庫”為己任。財經戰略研究院在成立之際,決定每年在北京舉辦“財經戰略年會”。年會宗旨是“謀劃財經改革戰略·探索中國發展道路”,2012年12月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十一屆,是國內最有影響力、最具聲譽的財經學術交流平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