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華 個人主頁

- 職稱:研究員
- 職務:財政審計研究室主任
- 所屬處室:財政審計研究室
- 聯系方式:wangdh@cass.org.cn,wangdehua9@126.com
汪德華個人簡歷
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研究員,現任財政審計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國審計學會理事,中國成本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財政學會理事,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青年論壇會員,北京審計學會社會保障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研究領域為財稅理論與政策、財政審計、社會保障、宏觀經濟等。主持過國家自科基金(面上)、國家社科基金、聯合國兒基會、財政部、國家審計署、人大預工委、發(fā)改委等委托課題。歷年《中國財政政策報告》主創(chuàng)人員之一;在《經濟研究》、《比較》等雜志發(fā)表過多篇論文。曾獲第五次、第六次“全國優(yōu)秀財政理論研究成果獎”(2012,2017)、“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2009年)”、首屆“浦山世界經濟學優(yōu)秀論文獎(2008年)”、首屆“中國金融學國際年會最佳論文獎(2005年)”等學術獎項。若干篇研究報告曾獲“中國社科院優(yōu)秀信息對策獎”一等獎和三等獎。
聯系方式:wangdh@cass.org.cn
部分主持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2073140),中國積極財政政策的經濟效應—基于1998年-2004年項目級長期建設國債投資數據的研究,2021-202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1773139),以獎代補:中國轉移支付制度設計中的激勵導向及影響評估,2018-2021。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關于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補償方案的經驗研究,2007-2013。
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礎研究學者資助計劃”資助課題,“財稅制度對經濟發(fā)展的影響及相關問題”, 2014-2018。
國家審計署委托課題,財政審計系列專題研究,總課題負責人及部分專題研究承擔者,2013年至今。
國家發(fā)改委委托課題,面向高質量發(fā)展的現代財政制度建設(財政十四五規(guī)劃),2020.
全國人大預工委委托課題,人大預算審查向支出和政策傾斜的程序和方法研究,2017。
財政部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國際合作項目,低經濟增長條件下財政支持社會保障事業(yè)發(fā)展的對策研究。2009年。
財政部委托課題,2009年增值稅轉型改革經濟影響的評估—基于全國稅收調查數據的量化分析,2011年。
部分發(fā)表論文:
汪德華、劉立品,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發(fā)展現狀與未來展望,《比較》第101期,2019年12月。
汪德華、鄒杰、毛中根,“扶教育之貧”的增智和增收效應--對1990年代“國家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工程”的效果評估,《經濟研究》2019年第9期(封面文章)。英文版:WangDehua,ZouJieand Mao Zhonggen, Schooling and Income Effect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National Compulsory Education Project in China’s Poor Areas,《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ESCI 期刊),Volume 9,Number 1,Spring 2020。
汪德華、李苗,人大預算審查監(jiān)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改革經驗與推進建議,《財經問題研究》2019年第8期。
汪德華、李瓊,“項目治國”與“突擊花錢”,《經濟學季刊》第17卷第4期,2018年7月。
汪德華、楊思嫻,新中國縣級財力均衡狀況的歷史演變--基于三省新方志財政統(tǒng)計資料的研究,《南京大學學報》2018年第4期。
汪德華,稅務部門統(tǒng)一征收社會保險費:改革必要性與推進建議,《學習與探索》2018年第7期。
張彬斌、汪德華,中國農村婚齡人口性別失衡對女性離婚決策的影響,《社會發(fā)展研究》2018年第2期。
汪德華、孟紅,社保增值稅:重構中國養(yǎng)老保障體系籌資模式,《比較》2017年第3輯(總第90輯),2017年8月。
汪德華、孟紅,“社保增值稅適用于中國嗎?--基于國際經驗的分析”,《國際稅務》2017年第9期。
Wang Dehua,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iscal Sustainability of China and the US,China Economist Vol.12, No.4, July-August 2017.
高培勇、汪德華,“本輪財稅體制改革進程評估:2013.11-2016.10”,《財貿經濟》2016年第11期、第12期連載。
汪德華,“差異化間接稅投資抵扣能改善企業(yè)投資結構嗎?--來自中國2009年增值稅轉型改革的經驗證據”,《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2016年第11期。
汪德華、李瓊,“中國政府儲蓄率:新的測算及財稅視角的分解分析”,《財貿經濟》2016年第8期。
汪德華、李瓊,“美國聯邦政府治理年末“突擊花錢”的經驗與啟示――兼論國家審計如何促進“突擊花錢”的治理”,《審計研究》2016年第2期。
Wang Dehua,The Size and Structure of China's Full-covered Fiscal Expenditure, 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2015年第1期.
汪德華、李瓊,“企業(yè)稅負和宏觀稅負區(qū)域差異的比較”,《財貿經濟》2015年第3期。
汪德華,“央地關系視野下的地方政府轉型”,《國際稅務》2015年第3期。
汪德華、季玉東,“中國居民房產稅的功能與稅制設計”,《涉外稅務》2012年第11期.
汪德華,“論中國增值稅的未來定位”,《南京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5期。
毛捷、汪德華、白重恩,“扶貧與地方政府公共支出—基于“八七扶貧攻堅計劃”的經驗研究”,《經濟學(季刊)》第11卷第4期,2012年7月。
汪德華,“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國際經驗及中國現狀”,《公共財政評論》2011年第2輯,2011年12月出版。
毛捷、汪德華、白重恩,“民族地區(qū)轉移支付、公共支出差異與經濟發(fā)展差距”,《經濟研究》(2011年青年學者論壇專輯),2011年S2期,75-87。
高培勇、汪德華,“中國養(yǎng)老保障體系資金缺口分析及對策建議”,《比較》第53輯,2011年第2期。
汪德華,“中國財政收入規(guī)模的演變與展望”,《經濟學動態(tài)》2011年第3期。
汪德華、楊之剛,增值稅“擴圍”—覆蓋服務業(yè)的困難與建議,《稅務研究》2009年第12期。
汪德華、白重恩,政府為什么要干預醫(yī)療部門?,《比較》第36輯,2008年6月。本文同時收錄于由高培勇、楊之剛、夏杰長主編《中國財政經濟理論前沿(5)》,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汪德華、張再金、白重恩,政府規(guī)模、法治水平與服務業(yè)發(fā)展,《經濟研究》2007年第6期(封面文章)。
汪德華、劉志彪,再融資政策、上市公司增長沖動與業(yè)績異常分布,《世界經濟》2004年第7期。
著作:
馮靜、汪德華著,《新中國政府債務70年》,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20年8月出。
高培勇、汪德華主編:《降成本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
汪德華著:《中國的國民收入分配與擴大內需:基于財稅政策視角的探究》,社科文獻出版社2016年3月出版。
高培勇主編、汪德華副主編,《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住房保障》,中國財經出版社201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