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一個民族精神上主動、精神上強大,才能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地支撐本民族由弱到強、生生不息。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弘揚革命文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凝聚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文化繁榮發展是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蔽覀冊泟撛炝伺e世矚目、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書寫了壯麗的中國篇章。中華文明歷經數千年而綿延不絕、迭遭強勁沖擊而經久不衰,一個很重要原因就在于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需要增強憂患意識,越需要提振進取精神,越需要牢記“三個務必”。只有持續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才能充分激發黨的創新理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精神力量。
文化繁榮發展是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內在需要。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對精神生活更加看重,文化需求的高品質、個性化的特點更加彰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求必須加快文化發展,不斷提供符合人民需要的、更好的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對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人民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文化繁榮發展是在世界文化激蕩中行穩致遠的前提條件。世界大勢浩浩蕩蕩,不同文明相互激蕩,文化軟實力競爭越來越激烈。中西文化之爭,核心是意識形態之爭,牢牢把握住文化主動權、話語權,就能在未來競爭中把握主動、搶得先機。
堅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發展新時代文化,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在于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br style="margin-right: 0px; margin-left: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的道德準則、行為規范和價值取向,是人類文明的精華。從中華文化發展史來看,無論是佛學東傳、還是西學東漸,無論是新文化運動勃興還是馬克思主義濫觴,中華文化都呈現出胸懷天下、兼收并蓄、開放包容的精神品格,與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性特質高度契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時代文化發展的根脈,是我們區別于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鑄就了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文化自信。
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和發展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堅強基石。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脈相承、與時俱進,貫通中華民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為中華文化和中華文明注入新的文化樣態,是筑牢中華民族精神大廈的新篇章,是支撐中華民族一起邁向未來的精神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氣。文化自信不僅源于我們悠久燦爛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于激蕩人心的革命文化和凱歌行進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還源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變革性實踐所展示的實踐偉力,以及可以預見的、不可逆轉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黨的百年宏闊歷程表明,黨的歷史就是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理論創造的歷史,也是堅持歷史自信、文化自信的歷史。堅定文化自信,首要任務就是立足當代中國實際,著眼世界大勢,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持把中國經驗提升為中國理論,不斷推進黨的創新理論發展,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
堅持“兩個結合”
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個國家要實現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就不能沒有科學理論指引。新時代以來,我們黨不斷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推進基于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把握歷史大勢、掌握歷史主動,以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開拓創新的進取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不可逆轉、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推動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以及對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深邃思考、深刻總結的基礎上,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是堅持“兩個結合”的光輝典范。
習近平文化思想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兩個結合”的正式提出和深入闡述,是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最新成果,充分彰顯了我們黨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強烈的文化擔當,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特別是“第二個結合”,更是為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無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完善,還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理論和實踐,都充分彰顯了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契合性。
總之,新時代新征程,文化建設要有新氣象新作為,必須加強黨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領導,聚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個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擔負起新時代黨的文化建設新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文化思想凝心鑄魂,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內化轉化上下功夫,錨定“七個著力”戰略重點,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