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活動 > 研討會 > 文章詳情

“以戰止戰”的同時“苦修內功,擴大開放”——《財經智庫》召開中美經貿關系專家研討會

發表于

        2018年4月3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經智庫》主辦的"中美經貿關系專家研討會"成功召開,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貿大學、恒大研究院等多名專家學者分別就最近中美貿易爭端問題的歷史脈絡、根本動機以及中國的應對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財經智庫》主編何德旭研究員致辭,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黨委委員、《財經智庫》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楊志勇研究員主持會議。


 


圖1  中美經貿關系研討會現場


 


圖2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財經智庫》主編何德旭研究員


 


圖3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黨委委員、《財經智庫》副主編兼編輯部主任楊志勇研究員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鞠建東教授從"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個防止,四個任務,五項措施"五個方面對此次中美貿易爭端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鞠教授認為此次貿易爭端的核心是增長問題,是以遏制中國高科技產業發展為中心的行業發展問題。對于中美貿易,中國要堅持戰略上合作共贏,戰術上"競爭對抗、以戰止戰"。既要防止在戰術上輕視退讓,又要防止在戰略上的情緒化的過渡反應,看不到中美具有廣泛的合作基礎和共同利益,防止偏離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大局。未來中國應該堅持推動高科技產業的迅速發展,推動全球治理體系的重構,推動開放新戰略,推動國際貨幣新體系的重構。


 


 圖4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鞠建東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馮明博士從國民經濟賬戶的不同角度闡述了中美貿易差額的成因和演化趨勢。他指出,貿易差額問題不僅僅是進出口問題,還與產業結構、要素分配結構、人口年齡結構等因素相關。中國每年有超過一半的出口是來源于合資企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美國的企業或者說美國的資本,從這個層面來講,中美經貿關系的問題應該放在資本跨國配置的大背景下來討論。


 


圖5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馮明博士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符大海副教授用"太極拳"對戰"西洋拳"形象地描述了此次中美貿易爭端問題。符教授認為中國政府不應該由于貿易戰而中斷國內的結構性改革,而是應該以擴大改革開放,加快國內產業升級來主動融入世界經濟,另外一方面對外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區域生產鏈,積極維護與東盟和歐盟關系。我們應該客觀地去看待中美貿易戰,不能低估美國政府解決貿易逆差的決心,中美貿易戰將會是一場持久戰,并且有向政治和金融領域擴大化的趨勢。



圖6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符大海副院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李雙雙博士在梳理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中美經貿關系演變及其背后政治經濟邏輯的基礎上,對此次301調查的特征進行了分析。李雙雙博士認為301調查只是個開始,中美貿易摩擦可能會繼續升級。中國政府應該積極反擊,同時擴大對其他國家開放,比如對歐洲、日本先進的國家更加開放,對內加快自身改革。


 


圖7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李雙雙博士


        恒大經濟研究院羅志恒高級研究員談論了兩方面內容,一是從政治經濟角度如何看待中美貿易戰和中美貿易關系,二是中國如何應對。羅志恒研究員指出從全球類似貿易戰的基本情況來看,其背后都反映了三種國與國之間的競爭關系,第一種是對抗競爭關系,如英國和德國,第二種是美國和英國的關系,他們之間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戰爭,第三種就是類似現在中國與美國的關系。中國短期應該采取以戰止戰的方式,但中長期來看,中國還是應該堅持改革開放,做好自己的事情。



圖8  恒大經濟研究院羅志恒高級研究員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系馬弘副教授通過對收集的一些中美貿易數據的解讀,指出中美之間貿易沖突不可避免,而且會長期存在。現在并不是中美貿易最失衡的時期,因此美國此次發動的301調查政治動機大過經濟動機。而從歷次中美貿易沖突的過程來看,每次貿易沖突都是以中國采取部分讓步,實行更為開放的政策結尾,結果卻是中國變得更好,更強。因此,在中美貿易沖突已經變成常態的情況下,以戰止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從開放的角度去應對,我們應該正確判斷美國訴求是否有合理的地方,跳出中美貿易沖突來看國際經貿規則和治理體系的重構。



圖9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系馬弘副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倪紅福副研究員從全球價值鏈的視角解讀此次中美貿易沖突。倪紅福副研究員指出,目前看到的主要貿易數據均來自海關統計,這些數據無法判斷產品背后的價值來源,如果對產品增加值貿易測算的話,中美貿易逆差就會大幅減少。因此,中美的貿易戰其實是全球的貿易戰。


 


圖10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倪紅福副研究員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汪川副研究員認為要化解中美貿易摩擦,未來的切入點可能是在服務貿易。服務貿易中國對美國是逆差,美國對中國是順差,而在服務貿易里面以金融業為代表。中國應借改革開放40周年之機,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降低外資金融業的準入門檻,尤其是降低或者是部分取消外資金融業持股比例的限制,加快金融業的對外開放。



圖11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汪川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