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活動 > 研討會 > 文章詳情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主辦馬克思主義財經科學發展論壇(2019)

發表于

   

馬克思主義財經科學發展論壇(2019)開幕式現場  社科網記者 閆琪/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社科網記者 閆琪)2019年10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以下簡稱“財經院”)主辦的馬克思主義財經科學發展論壇(2019)——馬克思主義財經科學研究70年:理論發展與實踐探索在京舉行。本次論壇以“馬克思主義財經科學研究70年:理論發展與實踐探索”為主題,旨在為我國馬克思主義財經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交流平臺,回顧馬克思主義財經科學研究的70年發展歷程,展望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 

  論壇開幕環節和第一單元由財經院黨委書記閆坤研究員主持。她提出,在新中國成立70年的關鍵時點,學術研究更需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學習和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力求把脈中國經濟發展和時代方向,引領中國財經研究前沿,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建言獻策。 

  財經院院長何德旭研究員、《紅旗文稿》雜志社社長顧保國教授分別致開幕詞。何德旭表示,在過去70年里,馬克思主義學者們積極融入新中國波瀾壯闊的發展和改革歷程,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應用研究在中華大地上繁榮昌盛。財經院自1978年成立之日起,已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蓬勃發展輸送了大量專業人才和學術成果。面向未來,我們的學科定位是強化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應用經濟學領域的指導地位,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經濟發展與改革成就等重大問題展開研究。顧保國闡述了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的偉大歷程與成就。他提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構成的一整套全面嚴謹的科學思想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又一次歷史性的理論創新,認真學習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理論研究者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財經院的學者們需抓住時代機遇,把當代中國財經領域的馬克思主義成果貢獻給世界。 

  在論壇的第一單元,國務院扶貧辦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主任黃承偉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院長郭克莎研究員,財經院流通產業研究室原主任宋則研究員分別做了題為“習近平對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的原創性貢獻”“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形成與發展”“從全面禁商到全面興商——新中國壯闊70年經濟理論與實踐的主線脈絡”的精彩演講,為本屆論壇開啟了聚智馬克思主義學術思想的盛宴。 

  論壇的第二單元由郭克莎主持,《經濟學動態》常務副主編胡家勇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原理研究部主任余斌研究員、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文研究員、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朱安東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二室主任田侃研究員分別做了題為“從國際經驗看政府與市場關系”“新帝國主義的主要特征”“新時代中國經濟學如何高質量發展”“蘇東國家銀行被外資控制的歷程、程度及后果”“馬克思信用理論及其當代價值”的精彩演講,為本屆論壇點燃了馬克思主義的智慧之光。 

  論壇的最后兩個單元分別由華僑大學經濟發展與改革研究院王志遠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書記李楠主持。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社科院的專家學者們均做了精彩的學術分享。 

  與會專家各抒己見卻不期而同,一致認為:新中國70年是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70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和實踐引入新的歷史紀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將不斷發展和完善,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新中國70華誕之際召開本次論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財經院黨委書記閆坤研究員 社科網記者 閆琪/攝 

 

  財經院院長何德旭研究員 社科網記者 閆琪/攝 

 

  《紅旗文稿》雜志社社長顧保國教授 社科網記者 閆琪/攝 

 

  國務院扶貧辦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主任黃承偉研究員 本網記者 閆琪/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院長郭克莎研究員 

社科網記者 閆琪/攝 

 

  財經院流通產業研究室原主任宋則研究員 社科網記者 閆琪/攝 

 

  《經濟學動態》常務副主編胡家勇研究員 社科網記者 閆琪/攝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文研究員 社科網記者 閆琪/攝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朱安東副教授 社科網記者 閆琪/攝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二室主任田侃研究員 社科網記者 閆琪/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