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智庫評論 > 學術顧問 > 裴長洪 > 裴長洪重要觀點 > 文章詳情

裴長洪:世界經濟形勢變化及對我國的影響

發表于 chenzhao
新的一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一年,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一年。如何立足全局、突出重點、扎扎實實開好局,是廣大干部群眾思考的重大問題。歷史經驗證明,干事業、做工作,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則事半功倍;形勢不明、逆勢而行,則鮮有成就。黨的十八大提出準確判斷重要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的變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深刻理解、緊緊抓住、切實用好國際環境變化倒逼出的新機遇,這些論述為我們正確認識和把握當今世界形勢和我國發展環境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大家論道”欄目今天起推出“當今世界發展大趨勢系列”專版,從世界經濟、科技、文化、信息化等方面探討和分析當今世界發展變化趨勢,希望有助于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以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編 者

  在世界經濟深度轉型調整期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努力謀求更大的國家利益

世界經濟形勢變化及對我國的影響

世界經濟繼續呈現“弱增長”格局

  2012年上半年,歐債危機反復和蔓延嚴重影響了歐元區經濟,對其他經濟體的外需造成較大沖擊,全球經濟發展明顯減速。面對嚴峻的形勢,2012年第三季度,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家紛紛采取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全球經濟復蘇預期,緩解歐債危機對世界經濟的沖擊,但不會根本改變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不足的局面,還可能推高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鑒于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2年10月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預計,2013年的世界經濟增長仍將乏力,預測增長率僅為3.6%。

  美國經濟延續復蘇勢頭。2012年前3季度,美國GDP環比折年率增長分別為2%、1.3%和2.7%。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速加快,得益于總統大選前的幾個月消費者和聯邦政府開支增加以及住房市場的改善。但美國私人非住宅投資、農業、出口形勢仍然較差。不確定的因素是,美國經濟面臨“財政懸崖”風險,影響投資者和消費者的信心。為了防止經濟再度下滑,2012年12月美聯儲決定加大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力度。

  歐元區在經濟衰退中掙扎。歐盟統計局公布,歐元區2012年第二季度GDP終值年率為下降0.9%,第三季度GDP初值環比下降0.1%,同比下降0.6%。經濟增長連續兩個季度環比下降意味著歐元區正式進入4年來的第二次經濟衰退。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半年度《世界經濟展望》中預計,2012年整個歐元區本地生產總值將下降0.4%,2013年將增長0.2%。

  日本經濟上升勢頭減弱。2012年第二季度,受外需繼續萎縮影響,日本經濟增速出現大幅下滑,GDP環比折年率由一季度的5.5%降至1.4%。第三季度實際GDP較上一季度下降0.9%,按年率計算下降3.5%。這是3個季度以來日本經濟首次出現負增長,預計全年經濟增速難以實現2.2%的目標。2013年日本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不可避免。

  多數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2012年第三季度,多數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繼續減慢。2012年以來,印度經濟維持低位增長態勢,一季度增長5.3%,二季度為5.5%,三季度又回落到5.3%。俄羅斯一季度經濟增長4.9%,但二季度減緩到4%,預計全年經濟增長3.7%左右。巴西2012年上半年經濟僅增長0.6%,三季度增長0.9%。對此,上述各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刺激措施。隨著這些政策的刺激效果逐步顯現,金磚國家的經濟有望趨穩,但與去年相比將明顯減速。

對我國經濟發展的直接影響

  世界貿易增長下滑導致我國進出口貿易大幅回落。世界貿易組織2012年9月發表的全球貿易風險分析報告稱,受歐債危機拖累,將2012年全球貿易增速預期由此前(4月份)做出的3.7%下調至2.5%;將2013年全球貿易增速預期由此前做出的5.6%下調至4.5%。受世界貿易增長下滑影響,2012年我國進出口貿易增長速度明顯放慢,前11個月進出口總值僅增長5.8%。

  國際資本流向的趨勢性轉變影響我國利用外資。2012年下半年以來,國際資本流向發生變化,新興經濟體出現資本外流。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2012年上半年,發展中國家及新興經濟體資本流入總量收縮了44%。與其他金磚國家相比,我國受到的影響較輕。從國際收支來看,2012年我國依然保持國際資本凈流入狀態,但流入速度放緩,吸收外商直接投資下降。

在世界經濟低速增長中趨利避害、順勢而為

  一些國際組織預測,2013年世界經濟情況將略好于2012年,理由是:美國金融市場趨于穩定,銀行業盈利改善;由于2012年9月歐洲央行宣布將在二級市場無上限購買重債國短期國債,債務問題繼續向其他國家蔓延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新興市場國家雖然經濟增速下滑,但宏觀政策尚有較大調控空間。然而,2013年世界經濟依然錯綜復雜、充滿變數,無法擺脫低速增長狀態。首先,歐洲和日本經濟仍將低迷。目前解決歐洲債務危機的政策治標不治本,多年累積的矛盾和財政赤字問題在短期內難以化解。日本社會人口老化等問題使經濟缺乏內生動力,與鄰國關系不睦也將影響日本經濟。其次,發達國家新技術革命雖然噴薄欲出,但距離大規模產業化并引領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路途尚遠。第三,國際貿易保護不斷加劇,成為世界經濟復蘇的絆腳石。

  我國具備較強應對能力和其他國內有利因素,可以抵消或者減弱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從總體上看,2012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總值增長速度仍然可以超過6%,遠高于世界貿易2.5%的增長水平,也高于新興經濟體3.5%的平均水平。特別是,由于2012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跌多漲少,我國外貿的價格條件明顯改善。從貿易結構觀察,也有積極因素在積累。首先,我國與新興經濟體的貿易仍呈增長態勢。其次,機電和部分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穩定增長。再次,中西部部分省市區出口快速增長。從吸引外資看,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統計,我國在2012年上半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這說明我國經濟前景仍然被跨國公司看好,我們對2013年的經濟前景應保持信心。

  在錯綜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中趨利避害、順勢而為,關鍵在于抓住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機遇。首先,堅持擴大內需,保持合理的投資增長速度并優化結構,特別是努力擴大消費需求,在推進城鎮化和城鄉發展一體化過程中建立消費需求增長的長效機制。其次,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培育我國商品和服務國際競爭新優勢,特別是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配套加快形成我國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作者: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
時間:2013年01月4日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