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輯要:
我國今年外貿的增長速度下降,里面包含的信息并不完全都是悲觀的,也有一些有利的因素。其中,中西部一些省區外貿增長速度的提高,尤其值得關注。
在 2012 年3 月舉行的全國兩會上,提出今年對外貿易增長目標是10%。但是截止到10 月,我國進出口貿易只增長了6.3%,而在今年想要達到這一目標,還是很有難度的。
對于外貿增長的放緩,個人認為,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首先,受歐債危機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對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的貿易增長出現萎縮或停滯,特別是中歐貿易、中日貿易下降,拖累我國對外貿易整體速度的下降;其次,由于相關政策效果弱化,占我國外貿比重達到1/3 的加工貿易增長速度放緩;第三,受成本上升、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因素影響,許多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經濟效益明顯下滑,只能退出外貿領域;最后,傳統的外貿大省,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近年來的外貿增長速度下降。
不過,雖然今年外貿增速確實有所下降,但里面包含的信息并不完全都是悲觀的,也有一些有利的因素。
主要有:首先,雖然今年外貿增長速度下降,但是今年的貿易條件有所改善。特別是進口的大宗商品,像鐵礦石、煤炭、銅、鋁這些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在2012 年都出現大幅度的下降。貿易條件改善,其結果就是今年的貿易順差要超過去年,前10 個月的貿易順差已經達到1800 億美元,全年預計要達到2200 億美元左右。這也導致了一個特殊的現象,即一方面外需下降,另一方面,用GDP 支出法計算,外需對經濟增長是正貢獻。
其次,貿易伙伴、貿易的對象發生了一些結構變化。雖然中歐、中日這些主要的貿易伙伴增長速度下降,但是有些貿易伙伴還保持比較高的水平。比如說中美貿易,中美貿易前10 個月的增長速度超過了9%,對美出口增長更是超過10%,美國也超過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此外,我國和俄羅斯、巴西、南非、印度等金磚國家的貿易,以及和東盟的貿易也都在穩步增長,像和東盟的貿易增長就在9%以上。
再次,出口態勢并非全是黑暗,還有一些亮點。像機電產品的出口增長速度超過了平均增長速度,達到了8.5%。同時,有些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增長速度也還是很可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 年前10 個月,鞋、家具、塑料制品增長速度都超過了10%,其中家具甚至達到了31.9%、塑料制品達到了39.7%。
最后,今年和去年一樣,中西部一些省區增長速度非常快,像重慶、四川、河南、廣西、江西這些省區,增長速度都是百分之四十幾、六十幾,甚至成倍的增長。像重慶前10 個月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 倍,安徽增長了67.9%,河南增長了54.1%,這些中西部省份的出口貿易增長速度非常高,說明沿海地區向內地的產業轉移以及內地的對外開放和出口競爭力、出口大宗商品正在形成它的優勢。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影響明年我國外貿的主要因素,相比而言,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更顯得重要一些。明年大宗商品價格如果能夠比較景氣,出現回升,外貿增長速度的提高大概會比今年略高一些。如果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低迷,可能按價值量來計算,增長前景就不會太樂觀。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2012 年/12 月/15 日/第B01 版發展
作者:裴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