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活動 > 重要會議 > 雙周財經論壇 > 文章詳情

李向陽:“一帶一路”面臨的問題與出路

發表于 admin

財經院召開2017年度第11雙周財經論壇


? ? ? ?201788午,財經院2017年第11“雙周財經論壇”在中冶大廈9第二會議室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作了題為“‘一帶一路’面臨的問題與出路”的報告。論壇由財經院副院長夏杰長主持,財經院黨委書記杜志雄、院長何德旭及各部、室、處40余人聆聽告并參與討論。

? 報告首先分析了“一帶一路”實施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從國內來看,對“一帶一路”的理論研究嚴重滯后于實踐,呈現出研究泛化和虛化兩重特征。其中,泛化體現在賦予其的戰略目標過于多元化;虛化則體現在沒有形成統一共識,內部治理結構和組織結構仍處于“黑箱”狀態。在實踐中,地方對接“一帶一路”的出發點僅是獲得優惠政策和優惠項目,并未站在全局的立場上融入“一帶一路”。從國際看,沿途國家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大多仍限于中國政府主導的對外援助項目,等、靠、要的心態非常嚴重;國際社會也存在對“一帶一路”戰略意圖質疑的聲音,如中國版馬歇爾計劃、新殖民主義、新時期的朝貢體系等等。

? 針對上述的突出問題,報告逐一從“一帶一路”是什么、做什么、如何做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釋。

? 首先,“一帶一路”是發展導向型區域合作機制。“發展導向”是“一帶一路”與“規則導向”的現有區域合作機制在本質上的區別。除此之外,二者的區別還體現在聯系紐帶、基礎、治理結構、原則、目標等方面。通過比較分析,報告闡釋了“一帶一路”的內涵:以古絲綢之路為紐帶,以互聯互通為基礎,以多元化合作機制和義利觀為特征,以打造命運共同體為目標的新型區域合作機制。

? 其次,“一帶一路”的定位遵循“親誠惠榮”原則。“一帶一路”應該是中國的利益訴求與沿途國家利益訴求的交集,是國際社會的“協奏曲”,而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曲”。一方面,必須考慮中國的利益訴求,而不是單純定位為對外援助項目;另一方面,必須關注沿途國家的利益,強調共商。在遵循“親誠惠榮”原則的基礎上,應賦予其四方面定位:一是新時期中國周邊外交的戰略依托;二是經濟外交的新平臺;三是新一輪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四是從向世界提供國際性公共產品的角度確立國際合法性。

? 最后,“一帶一路”需要處理好六方面的關系。一是政府與企業的關系,二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關系,三是經濟目標與非經濟目標的關系,四是中國與沿途國家的利益分享關系,五是利用現有比較優勢與創造新優勢的關系,六是對外開放與維護國家安全的關系。

財政審計研究室于樹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