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智庫評論 > 學術顧問 > 裴長洪 > 裴長洪重要觀點 > 文章詳情

國際金融危機與我國對外開放形勢

發表于 chuning

??????? 在對外開放遇到新挑戰和新問題的形勢下,我們不僅不能動搖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而且還應當堅定信念,通過擴大開放來尋求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辦法。


  首先,退回去和停下來都是沒有出路的。我國在30多年的對外開放中,通過向世界學習、擴大國際經貿交往以及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贏得了開放型經濟的空前發展和繁榮。實踐已經證明,對外開放是強國富民的必由之路。當前遇到的挑戰和問題是前進中必然要出現的,一帆風順只是幻想。如果一遇到困難就退縮,那就不僅否定了我們自己30多年的成功實踐,而且否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如果停下來,對外開放就此打住,不僅解決不了現在面臨的新問題,而且還將導致已經開創的開放型經濟新局面出現倒退,最終導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遭到損害。


??????? 其次,經濟全球化趨勢沒有改變,我們仍然處于有利于對外開放的戰略機遇期。雖然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世界貿易量和國際資本流動量都會出現一個時期的下降,但這種流量的起伏變化在長期發展中屬于正常的波動。最重要的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基本機制沒有改變,這就是: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和相互依賴程度并沒有因為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而稍有減弱,反而有所加強;國際經濟的對話與協調機制以及各種多邊和區域組織對世界經濟的協調和約束作用也在增強。


??????? 國際金融危機加劇了國際壟斷資本之間的矛盾,加劇了國際金融寡頭與各國人民的矛盾,但這種矛盾還不足以引起世界性戰爭,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改革國際經濟秩序以及談判與相互妥協等和平方式,仍是解決這些矛盾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因此,我們仍然處在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決不能因放棄對外開放而喪失戰略機遇期。只有繼續堅持對外開放并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才能緊緊抓住這個戰略機遇期。


??????? 再次,只有繼續擴大開放,才能把握化解矛盾的新機遇,并提高駕馭開放型經濟發展的能力。當前,面對外部需求下降以及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流量下降的困難局面,如果停止對外開放,關起門來,那就將真正束手無策;如果繼續堅持擴大對外開放,我們就可能在其中找到新機遇和新途徑,從而走出困境。


??????? 對于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我們只有在擴大開放的實踐中才能逐漸認識和把握其客觀規律,從知之甚少到知之較多。而如果不敢實踐,就永遠無知。這當然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沒有代價的成功是不存在的。針對我國國際性資產的安全保障問題,我們不僅提出了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訴求,而且采取了貨幣互換、區域金融合作、跨境交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等實際措施,推動國際金融合作。這些初級的合作形式雖然不可能根本解決主權貨幣與國際儲備貨幣之間的內在矛盾,但有助于緩解世界主要貨幣匯率波動造成的交易風險,是通向成功道路的鋪路石。我們只有一步步地不斷邁開對外開放的實際步伐,經過長期努力,才能在發展開放型經濟中贏得更多主動權。

時間:2009年4月18日??? 來源:《人民日報》